英菲尼迪專注于中國,計劃發布電動汽車
中國對智能汽車和電動汽車的消費穩步增長。2015年,該國憑借完善的EV計劃,成為美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最大的EV市場,位居榜首。中國政府在這一轉變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它通過批準補貼計劃和安裝充電站,對該行業進行了大量投資。
日產汽車的豪華車部門英菲尼迪宣布了擴大在中國的業務的計劃。該汽車制造商在當地汽車市場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并且打算繼續朝這個方向擴展。據《南華早報》報道,該品牌還在開發無人駕駛汽車,最早可在2020年發布。
英菲尼迪總裁羅蘭·克魯格(Roland Krueger)在香港接受采訪時說:“考慮到電動汽車,我們肯定會為中國設計電動汽車,即使它是第一個上市的電動汽車。” “我們正在內部進行持續的討論,這是英菲尼迪擁有這種汽車的最佳時機。”
堅持混合動力
對于英菲尼迪來說,占領中國本地電動汽車市場將是艱巨的努力。其他汽車制造商,例如特斯拉汽車公司,寶馬公司和康迪技術公司,也將目光投向了成為該地區電動汽車的領先銷售商。目前,英菲尼迪在印度總共提供9種車型(5輛SUV和4輛轎車)。六輛汽車依賴燃料,而其他汽車則具有混合動力。該公司計劃在2016年底之前在中國推出QX30。這款跨界SUV將支持1.6升發動機(中國市場的規格,因為美國的QX30始于2.0升發動機)。希望能輕松通過政府減稅計劃的要求。
克魯格明確表示,它將繼續在中國推動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此外,他解釋說,與電動汽車相比,該品牌的混合動力車型具有出色的續航里程。其他汽車制造商對此看法不同,他們認為混合動力汽車只是可持續交通運輸的臨時解決方案。
艱難的道路
汽車制造商在中國的經歷截然不同。通用汽車(凱迪拉克)和福特汽車(進口林肯)已經超過了該地區的銷售預期,今年前九個月分別增長了38%和191%。在同一時期,英菲尼迪的銷售額增長了2%,而全球增長卻落后了7%。該集團正在調整其措施以占領擁擠的國際豪華車市場。它希望到2020年能夠占領多達10%的利基市場。
英菲尼迪并不是唯一一家積極進取以求在行業中領先的汽車制造商。2017年,以前專注于燃料依賴型汽車的多家制造商將向全球消費者發布其電動汽車產品。雪佛蘭將推出備受期待的Bolt,這是一款全電動船,一次充電即可行駛200英里。此外,與雪佛蘭相比,豐田將推出Prius Prime,它具有更高的EPA行駛里程等級和更低的電池續航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