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三大國際主流車企新能源汽車規劃及布局
幾年的功夫,新能源市場的勢頭可謂是翻倍式增長,俗話說,種一棵樹最好的時機是在十年前,其次是現在。無論是早早窺探先機還是剛剛嗅到發展苗頭的車企都想在這巨大市場里分一杯羹。下面來看下全球各大車企在新能源方向上接下來幾年的戰略規劃……
奧迪
奧迪公司董事會公布“Audi.Vorsprung.2025.”戰略最新的規劃,將會在2025年實現年銷售約80萬輛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同時,為了在下個十年里實現品牌電氣化戰略目標,奧迪品牌每個車型系列將提供至少一款電動版本,其中大多數將為純電動車型。到2025年,奧迪將向電動化、自動駕駛和數字化等戰略領域投資400億歐元。根據目前奧迪Roadmap E品牌電氣化戰略,奧迪將在2025年實現全系車型電動化,并將推出20余款純電動車型。
其中,奧迪e-tron的量產版將是上市的首款車型,奧迪e-tron Sportback計劃在2019年推出,成為奧迪第二款純電動車型。2020年,奧迪將推出奧迪e-tron GT和一款高檔緊湊型電動車型,逐步完善奧迪品牌純電動車型陣容。為了滿足電動車市場的供應需求,奧迪將重金投資英戈爾施塔特和內卡蘇爾姆的生產基地。
今年6月29日,經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在上汽集團2017年度股東大會上證實,德國大眾集團已經將其持有的上汽大眾股份中的1%轉股給奧迪公司。按照我國法規和產業政策,上汽大眾已經具備生產和銷售奧迪產品的資質。近年來,寶馬、奔馳的快速增長撼動了奧迪在高端市場的地位,且寶馬、奔馳還在不斷開拓新業務加速布局。相比之下,奧迪卻在降價的基礎上來擴大市場份額。同時上汽集團近年來一直在進行新業務的轉型,相信新合資公司的加入能給奧迪在新能源轉型的道路助一份力。
奔馳
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成員康林松表示:“預計在2019年到2020年,我們會推出奔馳新能源車家族,其在中國市場的本土化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新能源車戰略是我們目前非常關注的核心領域,也是我們對未來世界的承諾:在5到7年內,我們將會在這個領域內投入100億歐元。零排放是我們的未來愿景,在現有產品的布局過程中,我們一方面要考慮整體碳排放的標準,同時也考慮以什么樣的速度推出電動車。對于未來,我們希望到2025年左右,奔馳會有15%到25%的純電動車型,它們將是完全的新能源。如果以我們去年超過200萬左右的總銷量計算,這將會是幾十萬輛的規模。當然我們希望在2025年能賣更多的車,將更多的新能源車型推向市場。雖然我們還沒有完全向外界展示奔馳新能源車型的未來陣容,但它們每一輛車都將還是不折不扣的奔馳,都將擁有奔馳的卓越品質與性能。”
據悉,奔馳首款純電動車Generation EQ概念車的量產版本奔馳EQC日前在紐博格林賽道進行測試,預計十月份巴黎車展就會亮相。
寶馬
寶馬將在2025年前推出25款新車型,其中12款將采用純電動模式,同時寶馬i4、iX3(X3電動版)、iNext等車型被官方正式確認,這些純電動車型會陸續在市場中推出。寶馬表示,iX3計劃在2020年對外發布。同時,寶馬還提到了i VISION NEXT 100及i4兩款車型,官方表示i VISION NEXT 100將在未來以品牌旗艦級電動車的身份發布,其將是一款敞篷版的純電動跑車,續航里程至少達到700公里以上。而曾在2017年法蘭克福車展亮相過的寶馬i Vision Dynamics概念車將會是寶馬i4的原型,量產版車型將基于寶馬CLAR架構進行開發,其定位于i3與i8之間。消息表示,目前這兩款車型會在寶馬德國工廠進行生產,并且已經接近試產狀態。
寶馬早在2013年就推出了寶馬i3純電動汽車,是較早向電動汽車轉型的汽車廠商,但在該領域目前正面臨著奔馳等對手日益激烈的競爭。寶馬研發負責人克勞斯?弗勒利希(Klaus Froehlich)在德國慕尼黑表示:“我們肯定會采取措施,以促進我們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實現兩位數的增長。這是為了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
近日,寶馬表示,由于西歐和美國市場對i3和2系插電式混合動力主力車等車型的強勁需求,今年已實現在全球銷售10萬輛電動汽車的目標。這比寶馬去年售出的62,255輛電動車高出60%以上。
今年7月10日,寶馬與長城正式簽署合資協議,將在中國成立一家新的合資企業,名為光束汽車有限公司。根據長城發布的合同公告,新公司注冊資金為17億元人民幣,雙方各持股50%,投資總額達51億元人民幣,在江蘇省張家港市落戶,標準產能預計為16萬輛。這也是寶馬集團在全球范圍內首個純電動車合資項目。新公司除了生產MINI電動車之外,還將為長城生產電動車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