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汽車電池產量世界排名第一!
大家好,我是卡羅,祝大家2022年新年好,虎年大吉,萬事順意。新的一年來報道一條比較好的消息,我們這一期的財經快報來給大家說說美國電動汽車目前必須嚴重依賴中國電池產業的事。

美國現在電動汽車電池的供應鏈非常依賴中國。中國目前在美國電動車的產業鏈中,電動車最關鍵的電池部分,我們國家的企業占據了最關鍵的部分。美國人這就害怕了,別看特斯拉搞得風生火起,萬一將來電動車行業做起來了,在電池市場被我們卡脖子,那就玩完了。他們卡我們芯片,我們將來肯定會卡他電池,美國人也不傻。
目前的電動車電池主要是鋰電池和鎳氫電池,而我們國內的電動車電池產量已經占世界44.1%的高比例,我們國內的電池制造企業寧德時代產量全球第一,市場份額高達32.5%。

所以美國人就特別擔心啊,擔心將來被我們卡脖子。
最近,美國的汽車制造商們給美國國內的電動汽車工廠和鋰電池工廠投資了數十億美元。
因為美國的電動汽車產業的投資資金都涌向了利潤豐厚的供應鏈上游,比如做數字中控平臺等。而那些苦活累活的供應鏈下游,比如電池產業,獲得的資金相對來說就很少了。就目前看,如果都像美國的底特律和加利福尼亞一樣瘋狂發展電動車的話,美國汽車產業以后就嚴重依賴中國電池,就像過去美國司機必須依賴中東石油一樣。

美國通用汽車2021年12月宣布與另一家韓國公司浦項化學成立合資企業,將于 2024 年在美國開設一家正極材料工廠,而約占成本的 40%正極是電池中最有價值的部件。
最近,通用汽車一月份還向向密歇根的兩家工廠投資66億美元,其中包括來自其韓國電池合作伙伴 LG 能源解決方案的 13 億美元。福特2021年 9 月還與 LG 的主要競爭對手 SK Innovation 一起在田納西州和肯塔基州宣布了類似的能源解決方案項目。

但這個行業最終能不能做起來并最終獲利還是個未知數。對于國際投資者來說,美國想跟成熟的中國電池行業競爭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即使美國政府有補貼。
然而,美國人最擔心的,還有電動汽車供應鏈中那些復雜難搞又高污染的中間環節。比如鋰電池里面的鋰礦的開采環節。
中國鋰礦商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在將他們提取的金屬轉化為有用的化合物方面的能力比美國的大型公司雅寶要高的多。贛鋒甚至還自己能制造電動汽車電池。在強調供應鏈垂直整合的過程中,中國企業在某些方面能與埃克森美孚和荷蘭皇家殼牌等清潔能源公司相抗衡——它們是開采、提煉和銷售資源的“綜合鋰礦公司”。
在美國人意識到問題并去改變之前,美國的新電池廠將不得不主要從中國采購材料,隨著電動汽車行業的擴張,這對于中國是一種很強大的源頭供應鏈優勢。為了避免這種結果,拜登總統于 11 月簽署成為法律的基礎設施法案包括 60 億美元的資金,用于電池及其原材料的生產和回收,這筆資金優先考慮在美國企業。
好了,這一期到此結束,大家記得點贊關注,及時獲取最新國際財經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