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有望再加速
五一假期前夕,國家能源局、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切實做好節假日期間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節假日充電服務保障工作,持續提升全社會充電保障能力,提前開展充電需求預判,全面開展充電設施安全檢查,加強節假日充電引導。
目前,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與居民出行需求持續攀升,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主流補能方式,充電服務保障能力受到各方關注。業內人士認為,為使充電行業健康發展,運營企業的良性發展和推進與需求匹配的充電技術成為關鍵。

產業取得長足進步
受今年政策切換、訂單需求提前透支等因素影響,目前我國汽車消費正處于緩步回暖期。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技術部副主任、中國充電聯盟主任劉鍇對記者表示,充電設施是支撐新能源汽車運行的能源保障設施,加快充電設施建設將進一步提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信心,提高新能源汽車市場接受度。充電設施作為交通、能源、城鄉建設、工業等領域的交匯點,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
回顧近年來我國充電行業發展,劉鍇說:“在充電設施發展初期,曾經面臨充電接口、設施查找和支付結算這三個互聯互通的難題。經過‘十三五’的發展,充電接口已經通過國家標準予以規范和統一,充電設施的通用性得到大幅提高。此外,通過運營企業間平臺信息共享,或是像小桔充電這樣聚合平臺的服務模式,使得設施信息查詢便利性也有了長足進步?!?/span>
“從初始投資階段,生產新能源汽車和建站都不賺錢;進入技術進步階段,從2022年開始進入市場非常成熟的階段?!蹦苕溨请妱撌既?、CEO王陽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因為早期有一些故障樁,甚至有一些為了拿補貼而建設效率不太高的樁存在,從而導致我國公用充電樁存在‘總體供給過剩、優質供給不足’的狀態,所以車樁之間難以匹配,對于用戶而言呈現出來就是找樁難?!?/span>

近年來,我國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穩步提升。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公共+私人)保有量達584.2萬臺,同比增長87.9%;樁車增量比為1:2.5,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
盈利難題仍存
雖然充電樁數量攀升、整體形勢向好,但在加快推進充電樁建設過程中,充電運營商依然難賺錢。業內人士認為,充電樁運營商逐漸實現盈虧平衡,行業才能健康發展。
英大證券研報指出,在充電樁產業鏈當中,設備零部件生產商(裝備端)和充電樁運營商(運營端)是最主要的環節。相較于上游設備及零部件廠商,中游運營商面臨較大盈利問題,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提升,充電樁利用率將隨之提升,充電樁頭部運營廠商擁有規模優勢,將率先實現盈利。
“雖然一些集設計制造、銷售、運營等多種業務于一體的企業情況相對較好,但一些單純做大范圍布局的大型充電樁運營商仍有較大虧損。”有從業者對記者表示。
王陽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我國建設充電站,目前行業平均值大概是在3-5年之間回本,如果到2050年,我們將有2.7億輛新能源汽車,行業內一般比例為5輛車配一個充電樁,需要匹配5000多萬公共充電樁,預計我國需要投入10萬億元建充電樁。未來充電場站還需要大量維修維保和運營運維工作,以此保證充電樁本身是好用的,而這些需要投入大量資金?!?/span>
大功率充電技術需穩步推進
值得注意的是,充換電基礎設施是決定電動汽車用戶使用體驗最重要的因素,激增的充電需求使得車主對于充電速度、便捷性提出更高要求。《通知》提到,要加大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力度,加快補齊縣城、鄉鎮建設短板,推動旅游景區及周邊停車場充電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在城市周邊及充電需求較大的高速公路服務區科學設置大功率充電設施,提升充電效率。
“‘十三五’時期解決了充電設施‘有沒有’的問題,從國家有關政策看,‘十四五’時期要進一步提升充電設施服務保障能力,解決充電設施‘好不好’的問題。”劉鍇指出,充電基礎設施“好不好”的關鍵在于充電車位的專用化率和充電效率的提升。解決上述問題的重要方向則是基于大功率充電技術的加油站模式和基于智能有序充電的社區充電服務模式。
劉鍇進一步表示,大功率充電技術可以大幅提升充電效率,與車輛加油時長接近。其將主要應用在三大剛性充電需求場景:一是滿足車位和電容不足的老舊居民小區車輛充電需求;二是滿足出租、物流等時間成本較高的運營車輛充電需求;三是滿足高速路上長途出行車輛充電需求?!霸诓季趾侠淼幕A上,大功率充電技術的推廣應用,將大幅減少公共充電設施的數量需求?!?/span>
不過,劉鍇同時提到,目前制約大功率充電技術應用的關鍵因素在于動力電池。對動力電池而言,大功率充電的難點在于如何平衡因增加防止熱失控采取的措施而導致電池系統能量密度下降以及成本上升的問題。因此,大功率充電技術需要綜合平衡相關要素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