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電動汽車增長或改變石油消費格局
2023/12/31 09:00
參考消息
1873
0
參考消息網(wǎng)12月29日報道臺灣“中央社”12月25日分析稱,大陸電動汽車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正日益增強,在國內銷售放緩之際轉攻海外市場。境外媒體指出,電動汽車正將中國推向告別石油的紀元。
香港《南華早報》指出,據(jù)“對比法”技術市場研究公司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各品牌的純電動汽車在今年第三季度出口旺盛,出口量超過13萬輛,是去年同期的4倍。

12月6日,觀眾在曼谷舉行的第40屆泰國國際汽車博覽會上參觀五菱汽車。在此次博覽會上,中國電動車在參展的30多個汽車品牌中銷量持續(xù)領先。在中國品牌帶動下,參展電動車訂單首次超越燃油車。(王騰 攝)
中國電動汽車領軍品牌比亞迪本季度純電動汽車全球市場占有率從去年同期的13%增至17%,“對比法”公司預測比亞迪將在今年第四季度超越特斯拉,成為海外最暢銷的純電動汽車品牌。
面對國內市場激烈的競爭,越來越多中國車企轉戰(zhàn)海外,除比亞迪以外,小鵬汽車、零跑汽車等品牌也紛紛涉足歐洲;歐洲成為僅次于中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市場。
為一窺中國電動汽車與相關基礎設施的發(fā)展情況,彭博新能源財經(jīng)的團隊展開了一場為期5天、長達2000公里的道路體驗,從上海一路西行,經(jīng)安徽、湖北到江西南昌,既途經(jīng)有“中國底特律”之稱的武漢,也穿梭于偏鄉(xiāng)山路。
美媒發(fā)現(xiàn),當?shù)丶佑驼静粌H有汽油、柴油加油機,還會有10至20個鮮綠色的充電樁和貨柜屋大小的電池交換站。
他們發(fā)現(xiàn),中國目前有數(shù)百萬個公共充電樁,在全球遙遙領先。在中國,人們無需擔心找不到充電樁為電動汽車充電。充電樁的密集布局歸功于政府的有力推動和民間企業(yè)對商機的敏銳洞察,導航軟件和微信支付也大幅提升了便利性。
唯一的問題是充電在長途旅行時會增加時間成本。將汽車加滿油只需不到5分鐘,但電動汽車充滿電通常需要約50分鐘。該團隊統(tǒng)計,這趟體驗旅程總計2098公里,期間充電11次,充電時間共計5小時52分鐘。好處是充電總共只花費68美元,加油卻需花費超過170美元。
開電動廂式貨車從安徽的養(yǎng)鵝場將鵝運送到幾百公里外客戶手中的李勇表示,改用電動汽車后能省下80%的燃料成本,“我現(xiàn)在回不去(汽油車)了,電動汽車真是方便又省錢”。
國內銷量激增讓中國車企在全球電動汽車供應鏈中建立起主導地位,然而中國汽車放棄內燃機、靠電動汽車彎道超車的發(fā)展選擇,遠不止影響汽車產(chǎn)業(yè),甚至可能改變石油輸出格局。
美國代頓大學教授羅伯特·布雷沙說:“若中國未來十年繼續(xù)保持目前的電動汽車增長率,全球石油消費將會大大減少。”
中國是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交通運輸占中國整體石油消費的近一半,電動汽車的增長意味著汽柴油需求將下降,分析人士與產(chǎn)業(yè)高層等都預測中國的石油消費會提前達到峰值。
國際能源署石油市場分析師希利說:“中國不會再像過去十年般作為石油需求增長的保證,這將對全世界范圍產(chǎn)生影響?!?/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