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正在突破里程焦慮的前夜,有望在3年內實現行業突破
近日,奔馳官方宣布,他們正在打造一款續航可以達到1207公里的電動車,名字叫Vision EQXX。
此前在九月底,特斯拉發布了全新的4680電池,其能量密度將比現款提升五倍,續航提升16%,全新的modelS車型的續航將輕松超過800公里。
今年3月份,比亞迪發布了刀片電池,可循環充放電3000次以上,支持行駛里程超過120萬公里,單次充電可續航600公里,并挑戰了針刺測試。
.
在電動車領域我們看特斯拉、比亞迪就足夠了,沒想到傳統車企奔馳放了個大招。這些消息都指向一個焦點,那就是續航。
電動車最大的槽點就是續航能力不足,這幾年廠家做的最大努力也是在提升續航能力。
以比亞迪為例,2011年比亞迪發布首款純電車型e6 300,綜合工況續航里程為300公里。同樣在2011年,國內其他幾家車廠的電動車續航里程卻少得可憐,奇瑞瑞麒M1-EV 150公里,力帆620純電動160公里,眾泰EV200公里,MINI E 224公里。要知道那時的續航里程并非都是NEDC里程,有的車型的參數表中直接標明的是“最大續航里程”。之后,更多純電動車型陸續上市,續航里程慢慢提升至200~250公里。
2016-2017年,比亞迪陸續發布了e5 300、秦EV300、宋EV300和元EV360等車型。現在比亞迪純電汽車續航里程已普遍超400公里,部分車型的續航更是突破了500公里。
飯要一口一口吃,難點也要一項一項突破,而一項新技術全面突破的征兆就是幾個頭部廠商的密集突破。
這一規律也發生在手機領域。對于制約用戶體驗的短板,廠商也是在持續努力下,在幾個頭部廠商的單點突破后,帶領行業整體突破。
任何產品都是從無到有,再從幼稚到成熟而不斷完善。手機在突破了屏幕以后,又突破拍照。伴隨著這些突破還有手機操作系統的不斷完善。歷史上從來沒見過一夜之間拿出一個全新的沒有任何槽點的產品的事情。
如果我們用智能手機替代功能手機,類比用電動汽車替代燃油汽車,可以看出,目前的純電汽車還不能替代燃油汽車,但是當純電汽車突破了續航以后,就具備了替代燃油車的基礎。
目前的手機無論從操作系統的流暢度,還是屏幕、拍照、音質等方面,已經沒有特別的短板,綜合體驗已經讓人滿意,誰也不會再用回功能機,但是要知道,這一轉變用了10余年的時間。
可以預見,當電動汽車突破了續航這個最大的短板以后,還將提升充電時間長、充電樁少的短板,在這兩個短板突破以后,電動汽車就具備了替代燃油車的基礎。
目前的種種跡象表明,以特斯拉、比亞迪和一些傳統車企為頭部的廠家,已經接近實質性突破續航能力不足的短板,有望在3年內帶動行業實現整體突破,到時候我們再選擇汽車的時候,提起電動汽車的感受可能就和燃油車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