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終于“還手”了

被國內新勢力圍攻的特斯拉,終于還手了。
沒有發布會、沒有任何預熱和預告,1月10日一早,特斯拉中國官網直接上架了煥新版Model Y。首發推出后驅版、長續航全驅兩個版本,售價分別為26.35萬、30.35萬元。
新車在外觀、座艙、續航等方面迎來了不同程度的升級。
在外觀方面,新Model Y借鑒了賽博皮卡的硬朗造型,采用了與后者類似的貫穿燈帶,配合尾部的漫反射貫穿式燈帶,整體更有賽博科幻感,也成為新Model Y最具辨識度的標識。
此次,前排座椅通風、前后排座椅加熱、氛圍燈、后排8英寸顯示屏,這些在煥新Model Y上都安排了;原先飽受詬病的后排座椅也加長了15mm,防曬隔熱能力也進行了升級。曾經的“毛坯房”Model Y,終于和國內廠商們站到同一起跑線。
值得一提的是,年初“放大招”幾乎是特斯拉的慣例,作為國內市場絕對的SUV之王,此次“牙膏擠爆”的新Model Y,很可能會左右今年SUV賽道的走向。
去年可謂國產純電SUV的爆發年,“金九銀十”期間,樂道L60、極氪7X、智界R7、智己LS6、阿維塔07、嵐圖知音相繼瞄準Model Y密集出牌,嵐圖CEO盧放將之稱為“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
邏輯很簡單,自2019年問世以來,Model Y雖小改款不斷,卻一直沒有迎來“改頭換面”的換代升級。可以說,Model Y連續六年的熱銷,更多是依靠特斯拉強大的品牌效應和產品本身的均衡實力。
因此,誰能從年銷(2024年)48萬臺銷量的ModelY嘴里撕下一塊肉,誰就能在SUV市場闖出一片天。
目前后浪們也都交出了不錯的第一期成績單,智界R7大定破5.8萬、極氪7X交付破3萬臺、樂道L60單月交付破萬。當家花旦被圍攻,特斯拉的壓力不可謂不大。
去年特斯拉全球總銷量交付量錄得178.92萬臺,在競爭白熱化的大環境下同比下降1.1%,這也是特斯拉近十年來首次出現下滑,意味著特斯拉在賣車上引以為傲的領先優勢開始消解。其股價也迅速下滑,從上個月470美元/股的高點回調,一路跌破400美元大關。
雖然馬斯克從2022年以來便在各種場合吹風,欲剝離特斯拉車企的身份,換以AI企業的身份來拉高特斯拉的想象力。但在無人駕駛、AI機器人真正普及之前,賣車仍是特斯拉的底色,尤其是在近乎零和博弈的中國市場。
這家市盈率達到108倍的巨頭,需要拿出更有說服力的技術及落地產品,才能維持自己的超高估值。畢竟目前它的市值,已經遠超全球各大車企市值的總和。
但眼下,旗艦Model S、X銷量貢獻有限,Cybertruck則礙于產能爬坡緩慢,廉價版Model Q新車也遲遲未能兌現,Model 3的份額或許不會有太大變化。但馬斯克仍希望今年銷量增長2、3成,貢獻增長的重任,很大程度被壓在了Model Y肩上。
好在Model Y的市場號召力仍在,盡管強大的對手不少,但誰都沒能撼動它的位置。特斯拉凡爾賽道:“盡管對比,能夠超越Model Y的,只有煥新Model Y”。
即便相比老款漲價1萬多、不享受金融政策優惠且最早3月才能交付,但新Model Y依舊熱度不減。華爾街見聞了解到,新車發布后特斯拉門店銷售火爆,線上、線下的客戶涌入,很多門店的訂單已經破百。
新Model Y的推出,似乎又將掀起一場血雨腥風,但這場SUV博弈大戰卻遠未達到高潮。
當日,雷軍、余承東等多位大佬先后在社交平臺回應,極氪、樂道、阿維塔、領克等車企紛紛宣布迎戰,場面一時好不熱鬧。
余承東在朋友圈正面硬剛,稱智界R7仍然保持領先優勢,建議大家拿到實車后(和新Model Y)好好對比,并表示(特斯拉)是在彌補過去產品的問題及不足。
在業內人士看來,Model Y仍是一款針對全球市場開發的車型。值得一提的是,新車雖全系預埋特斯拉最新的智駕硬件AI4,算力是前一代的5倍,但對于中國用戶卻是隔靴搔癢,其FSD智駕功能尚未在華開放,反觀第一梯隊的華為、小鵬等已經將智駕覆蓋到了全國。
同時,今年最具看點的小米YU7還未出牌。新Model Y上架半小時后,雷軍在新Model Y“盡管對比”的文案下回復一句“好的”,平淡地遞上了戰書。
眼下,愈發懂得“拿捏”中國消費者需求的自主品牌,正快速奪取“民心”在市場攻城略地。6年以來,一直被對比卻從未被打敗的Model Y,接下來或許將面對一場真正的對決。國內乃至全球的汽車市場也可能迎來一場巨變。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王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