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宏光MINIvs理想one,智能交互在新能源汽車中有哪些應用?
最近,雷總被浙江衛視搞了個大烏龍,明明是小米創始人和CEO,人名卻打成了360的周老板,不知道紅衣教主是該高興還是尷尬。
“科技企業創新”這么久,傳統傳媒居然還有人不認識產業先鋒代表之一的雷軍,這種大烏龍,相當于把你新買的理想one看成了五菱宏光mini,“臉盲癥狀”不要太過分。
提到五菱宏光mini與理想one,能將二者并列并不是多么尷尬的事情,因為他倆都是國內新能源車企百家爭鳴階段的佼佼者。相比于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龍頭大咖特斯拉,我們的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也各有優勢,而五菱宏光更是充分順應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潮流,著力打造新一代網紅神車宏光mini系列,這一車身小巧、顏值頗高,又有親民售價的車型系列立刻引發了年輕車主的陣陣騷動,成為許多人潛意識中的首選。
這并非我的刻意夸大,你可能不知道,五菱宏光mini已經悄悄登上了近日的新能源車型榜單的首位。2021年1月僅1個月就有這樣的好成績,特斯拉都只能感慨“一代新人勝舊人”。
這一現狀也讓人重新思考新能源汽車的廣闊市場前景。未來的熱門車型,那些奔馳、寶馬、奧迪等老牌傳統車型不再做出改變,恐怕經不起越來越渴望“智能交互”的汽車市場的考驗。新加入的競爭者中,你可以看到阿里、華為、蘋果等等互聯網巨鱷的身影,也可以看到一些新鮮黑馬的加入,今后誰能主宰市場,或是分山而治,還真不好說。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國產新能源汽車今后的發展方向一定是趨向于更智能、更親民、更注重車主切身體驗的方向。下面就以我有過親身體驗的理想one和五菱宏光mini為例和大家聊幾句。

先說理想one,定位中大型豪華SUV,發布時被冠以“沒有里程焦慮的智能電動車”,也是全球首款采用串聯增程式電動技術的量產車企。
它最讓我感到舒適的可以在沒有充電樁可用時,通過車身內部的內燃機發電來驅動電機,同時給電池組充電。這一技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暫無敵手。
而在實際駕駛體驗當中,我也感到了超乎想象的自由靈動,增程系統特別nice,純電動車的快感可以切切實實感受得到,如果你之前像我一樣用慣了燃油車,那么理想one可以讓你無縫過渡到純電動車,完全無需“磨合”就能輕松上路。
相比理想one,五菱宏光mini的K-Car新能源車型走了另一個方向:小巧靈活,車長僅2.9米,停在標準停車位上還留下來1/3車位,看上去“萌態可掬”。
但與此相反的是,其內核非常“硬”,有句成語叫“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五菱宏光mini車上永磁同步電機、三元鋰電池齊活兒,可以達到170km的續航里程上,年輕人上班代步用它簡直完美匹配。
理想one和五菱宏光mini系列的定位天差地別,但在智能交互方面卻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國產化”,針對中國車主定制優化,使其駕駛舒適度再度升級。值得指出的是,而且二者的智能化引擎居然師出同門,——均為基于思必馳的智能引擎開發。
思必馳是何許人也?這家企業目前處于國內語音交互的頂級食物鏈,與同行百度、微軟、訊飛有著同等的地位,此前思必馳并未進行密集的產品落地,所以大家可能對它印象并不深刻。未來幾年,隨著智能引擎在車圈遍地開花,思必馳的大名也將會被更多人熟知。
五菱宏光mini在人車交互系統方面受限于車內空間和成本,標配大屏不是明智之選,不過五菱宏光車主可以選裝智能收放機,內置設計,小巧不占空間,而且只需額外加600人民幣,車子就能具備智能語音交互功能,這種定制化的性價比不可謂之不高。擁有這一功能之后,你可以隨時喚醒mini詢問天氣、考察路況,自駕游停靠時喚醒mini放歌聽曲,提供各種生活便利服務,也是非常愜意的體驗,
mini的AI就好比“汽車中的小愛同學”,但又不同于小愛,因為是在車中使用,需要應對各種復雜的環境噪音、雜音影響,因此mini的語音識別率要更高,而且還增加了全雙工的語音連續識別能力。
理想one的人車智能交互,個人覺得要比蔚來、小鵬遜色一些。現在小米入局,理想one開始在21款車型上做出了較大的升級優化,而且是從底層做起。OTA2.1推出后,自研的理想同學引擎上線,底層能力替換為地平線 + 思必馳 + 微軟,增加四音區鎖定和喚醒打斷功能,并可實現語音控制動力模式、駕駛模式。
近期到升級OTA2.2版本之后,理想同學已經可以實現連續對話、可見即可說等等,車子可以像人一樣與你順暢交流,思必馳的技術還是相當棒的,各位體驗過OTA2.2的朋友應該會感到明顯的體驗升級。
當然,也有人認為理想one更適合做為“保姆車”,因為理想同學2.2不僅可以針對車主做語音交互服務,還能服務全家成員,更符合其中大車型豪華SUV的定位。
有人說,新能源汽車你怎么比都不如特斯拉。怎么說呢,特斯拉算是先入為主,在大家的認知上獨占鰲頭,實際市場份額也是鐵打的堅挺,但在智能人車交互方面,我認為還是國內車企更能“順勢而為”,無論是針對國人的交互體驗,還是語音系統的匹配度,我覺得理想one都更勝一籌。
其實我不說大多數車主也知道,就特斯拉的那個AI應答,真的離我們的習慣相差甚遠,那感覺就好比siri和小愛,“外來的和尚”念不出親民的中文經,真的還需要繼續努力。
寫到最后,我想說,以后的智能汽車一定會更加像“人”,智能交互從生硬的機器人到“懂你的虛擬人”將會有水到渠成的高級進化,也許有一天,人類真的可以“進屋喊小愛,出門喊mini,上車打個盹,開門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