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正在改變什么?
上星期,一個第一次買車的年輕朋友,提了一輛某個品牌的純電動車。
選擇純電動車的理由很簡單:單純地因為好玩。在他看來,電動車和傳統車的好玩程度對比,就像諾基亞手機和蘋果手機。
說白了,純電動車和傳統車最大的區別,就是純電動車更加電子化、科技化。看動漫、玩智能手機和手游起來的一代,更加喜歡電子化的感覺。
最近,我們試駕了廣汽新能源的埃安V,最大的感受也是如此:它不僅滿足了一輛車的功能,而且很好玩,又像智能手機一樣操作簡單。

它的智能語音功能,已經進化到了可以根據上下文邏輯,進行理解、學習的程度。比如讓它幫你訂廣州到上海的機票,接著追問一句:“有沒有餐廳推薦?”,它會自動搜索上海的餐廳,而不是目前所在地廣州的。
通過語音,車主可以控制中控屏上所有的軟件,還可以控制車窗、天窗、空調溫度等等,比如要打開天窗,你 可以對它說,“我想看星星”。
除了駕控系統,搭載科大訊飛語音系統的埃安V,幾乎可以對車上所有的設備,實現語音控制。
人和車的交流,也進行了延伸拓展,你可以讓它講故事、背詩歌、選定想聽的歌曲等等。
可以說,它已經在車內為司機配置一個助手的。傳統汽車開車前,往往要先設置導航、找到想聽的歌,行駛途中,臨時改變路線還要停車操作等等,而智能一代的汽車,可以開口交給助手處理。
也有人會說,現在有些傳統車也實現了這些功能。不過,我們對比下來,做得最智能化,細節考慮最全面的,還是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車。
原因很簡單,新能源車有電的優勢,更適合去擴充電子的功能;另外,新能源車為了和傳統車競爭,只有將電子和智能化優勢發揮到極致,才能獲得認可。
經過六七年的發展,新能源汽車的電子化配置,事實上,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燃油車。
比如埃安V,除了裝載了傳統的導航外,還增加了一套AR導航,可以切換顯示在儀表盤上。
簡單地說,AR導航就是通過攝像頭拍攝現實行車的道路,同時將導航路線融合到畫面中。
使用傳統導航,往往會因為兩個路口臨近,或者三岔路,加上語音邏輯上的不合理,導致走錯路。
AR導航的強大之處在于,通過增強現實,將導航路線標示到現實場景中。即使只看導航,不聽語音播報,在陌生、復雜的道路上,也能很清晰地知道該走那條路。

02
埃安V還是全球第一輛5G汽車。供應5G硬件的,就是中國科技的代表公司華為。
有人說,汽車又不是手機,用5G到底有多大的用處?事實上,新能源汽車就是除了手機之外,第二個移動終端。
換句話說,手機能做的事,在汽車上都能做。現在的智能新能源汽車,幾乎都能實現上車就可以不再看手機。
所以,從傳輸速度、空中下載軟件等,5G都比4G高出了100倍,更好地實現移動終端的功能。
傳統燃油車幾乎沒有什么軟件,就像諾基亞手機,用4G和5G沒什么區別;但智能汽車和智能手機一樣,用4G和5G的區別就很大。
汽車使用5G,汽車還能實現比手機更加強大的功能。汽車要實現完全的無人駕駛,就需要實現萬物互聯。它必須和交通信號燈、交通標志等基礎設施、其他的汽車進行連接,5G將是解決信號延遲問題的核心一環。
埃安V已經實現了高速路的全路段無人駕駛,可以松開手腳,由車自主行駛。這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L3級無人駕駛。
新銳汽車觀察的小編,在試駕時,就完整地體驗了一把埃安V的無人駕駛技術,最初有點緊張和壓力,但是自主運行一段時間后,開始體會到無人駕駛的輕松和舒適。
特斯拉一直以無人駕駛技術先進著稱,不過,使用它的無人駕駛時,司機的手必須放在方向盤上,不能實現松手駕駛。
對比特斯拉可以知道,中國汽車的無人駕駛技術和應用,已經跑在了全球前列。
03
單從好玩和智能化更豐富,去買一臺純電動車,似乎理由還不夠充分。
車的基礎功能,還是代步。在滿足代步功能后,才延伸其他的需求。在基礎功能上,純電動汽車實現的效果如何呢?
埃安V是最新推出的車型,用了最新的技術和工藝,造車理念也很開放。可以說,它是目前中國汽車市場,最具代表性的純電動車。
新能源汽車確實還存在一些弱點,比如充電便捷度不如燃油車加油,買車最好考慮有專屬的充電車位。
所以,為了抵消它的弱點,和傳統車競爭,新能源車不止疊加了很多科技和智能的產品,而且在實現車的基礎功能上,也更愿意下血本。
比如埃安V,它使用了全鋁車身。目前使用全鋁車身的,只有捷豹、奧迪等豪華品牌高端車型,在自主品牌中,只有埃安系列車型。
當天的試駕中,我們對埃安V進行了過彎激烈駕駛,從操控性能上看,埃安V的方向盤指向精準,底盤操控穩定。在同級別車型的對比中,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同時,在空間上,純電動車往往比同級別的燃油車要大。有人這么描述埃安V:CR-V的車身尺寸,冠道的空間。確實如此,因為埃安V的專屬底盤,將電池和動力系統進行了合理的布局,騰出了大量的車內使用空間。
有人可能會說,你們整篇文章都在說新能源汽車如何好,真有那么好?做得這么厚道,廣汽新能源還能賺錢?
這確實是個很好的問題。大部分人可能還沒有看到實車和試駕過埃安V,我們只能從背后的邏輯來告訴你,新能源車為什么要比有些傳統車更愿意投入。
很多車企都將新能源車和智能化作為搶占未來的核心戰略,但從目前的市場環境看,新能源車正處在推廣初級階段,如果這個階段不搞真材實料的車,就不可能獲得市場和未來。
任何車企,搞短期效益是不可能做成真正的好品牌。這一點,車企比誰都清楚。
所以,很多具有野心的車企,甚至沒有把成本和盈利放在首位,而是先想著怎么打開市場,搶到最大的市場份額。
不過,最近幾年,因為新能源汽車被資本青睞,很多新勢力造車進來圈錢圈地,并沒有好好造車,導致不少人質疑新能源車。
從我們對新能源汽車多年的研究報道得出的結論,買車首先看車企和品牌,是資本驅動還是產業驅動,是愿意投入還是賺一把就走。
其實說到底,就是看他們造車的底層邏輯,利用資本,想快速盈利的車企。他們說車怎么好,我們普遍打一個問號。
現在,其實已經很清楚,哪些車企是真想搞新能源汽車,哪些車企玩虛的。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會推薦一些新能源汽車:
如果你恰好注重科技感受,新能源車確實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