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中國的電動汽車發展一定強過美國呢?
經過數十年的錯誤啟動和延誤,電動汽車的時代終于來臨。雖然還未完全替代燃油汽車,但至少在道路上電動汽車正在變得越來越普遍。電動汽車市場是一個潛在的數萬億的超級大市場,誰能夠更早發展,誰就能夠搶占先機,從而引領全球。而在地球上最為重要的兩大經濟體——中國和美國之間,誰將首先成為真正的電動汽車超級大國呢?今天,就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國家的大力推進
很多人可能壓根就沒有注意到,我國一直都在積極的推進電動汽車的發展。就拿電動汽車的銷量來說,僅僅去年一年,中國消費者購買的電動汽車就要比號稱汽車王國的美國多了32.8萬輛左右。根據一份調查顯示,86%的中國司機實際上認為自己會購買電動汽車,而美國人的這一比例僅僅為44%。
另一方面,中國的電動汽車充電樁的上來那個已經超過了100萬個,而美國據說僅有10萬個。而且,最近美國才開始計劃要在國內建造50萬個充電樁。不僅如此,中國國內的充電樁早在2019年就已經覆蓋所有省份,并且歐美發達國家充電樁的總量加起來也比不上中國的數量。那么,為什么我國會在電動車領域會擁有如此明顯的領先優勢呢?
為碳中和做準備
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我國在電動車領域的投資就高達1000億美元,投資還在進一步的加大,這是為2060年,我國完全達到碳中和的關鍵步驟。畢竟燃油汽車就是造成碳排放的因素之一。為了保持良好的空氣,我國的許多城市有已經出現了燃油汽車限行的情況,燃油汽車必須在限定的某些時段行駛,而且燃油汽車的車牌還必須搖號。而針對于足夠環保的許多純電動汽車則可以脫離這些規則。
另一方面,多年來針對于購買電動汽車的消費者也存在大量的補貼政策。種種的一些都將吸引不少消費者購買電動汽車。不過,隨著電動汽車成為主流,補貼不會永遠持續下去,一定會逐漸減少的。所有的協同舉措都有助于我國在2035年,實現汽車市場以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為主。
電動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
我國電動汽車蓬勃發展的因素不僅僅在于各項政策,事實上,新興汽車公司如雨后春筍般的涌現也非常重要。早在2018年,國內就已經擁有487家電動汽車制造商。隨著競爭的持續下去,預計只有10%能夠存活下來。在所有電動車汽車里邊,最引人注目之一的就要屬蔚來汽車。蔚來汽車擁有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規格,例如其1000公里的續航能力,這一技術比特斯拉多款車型還要強兩三百公里。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蔚來公司還差一點破產,是合肥的戰略投資拯救了蔚來。誰能夠想到,如今的蔚來發展勢頭能夠如此良好呢?
強大的工業實力
我們電動汽車的發展強于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的原因還在于,事實上,我國其實已經是一個相對發達的工業國家,雖然在許多中高端領域,我們依然存在差異,可如今我國已經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這也包括各項與電動汽車領域有關的工業技術,例如我們如今已經占有了全球電池市場70%市場份額。這使我們可以更快快速和順利的進行大規模的電動汽車過渡和發展。這一點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其它國家無法比擬的。
美國人對續航的要求更高
美國人更不愿意選擇電動汽車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他們對于續航的要求比中國人要更高。據估計,我國司機單次行駛中,只有1%的司機超過了120公里。據外媒估計,中國私家車一年的行駛里程通常不會超過1.5萬公里,甚至更低,而美國交通部的聯邦公路管理則表示,美國私家車的年平均里程是超過了2.17公里。
雖然如今美國已經意識到電動車發展的重要性,但考慮到以上諸多因素的難以改變,我們可以預計的是,未來電動汽車的發展,中國將成為最后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