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車界大咖共話新能源
??車界大咖齊聚濟南 共話新能源汽車發展之路
??9月6日,由齊魯晚報主辦的“新能源·新汽車”主題論壇在濟南啟幕,中國新主流媒體汽車聯盟代表齊聚一堂,與諸多車界行業大咖一起,圍繞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和市場現狀等進行了分析對話。
??新能源汽車有望迎爆發式增長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將新能源汽車作為重點扶持的戰略型新興產業。在此政策引導下,新能源車發展迅猛。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7年新能源汽車銷售市場持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全年累計銷量77.7萬輛,較2016年增加了27.0萬輛,增速達53.3%。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年產量已位居世界第一。
??新能源是汽車行業增長的核心推動力,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份額達到世界50%以上,在一到六月份同比增長速度更是達到了100%以上。發展新能源車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不僅可以促進汽車行業高增長,還對整個產業鏈有巨大拉動效應。
??業內人士認為,發展新能源已經面臨日益迫切的局面,在中國制造2025的國家戰略背景之下,中國面臨著結構性轉型的重大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嚴峻挑戰。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無論國內還是跨國車企都在加速布局新能源市場。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佼佼者,北汽新能源也現場分享了他們的經驗和以及未來的布局規劃。北汽新能源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連慶鋒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市場化初期的行業1.0時代,先以市場培育為使命,堅持國民車戰略;第二個階段是高質量發展的行業2.0時代,打造品質車型,與燃油車展開全面競爭;第三個階段通過智能化、高端化路徑,最終決勝燃油車。
??隨著行業不斷發展壯大,產業鏈伙伴的快速增加,北汽新能源積極聯合生態圈伙伴,進行聯合創新。北汽與產業鏈伙伴密切合作、協同創新,助推了一批核心零部件供應商成為各自領域的排頭兵。同時,還引入高校科研院所力量,提升核心技術研發能力。積極建立生態圈,在自動駕駛、智能網聯、大數據和輕量化等領域實現聯盟化發展。
??行業大咖為新能源
??汽車行業發展破題
??在分論壇環節,媒體代表和從業者各抒己見,對新能源汽車發展以及傳統汽車如何應對挑戰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并對產品升級以及行業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寶貴意見。
??國網(山東)濟西新能源汽車商城總經理潘虎認為,經過多年的發展,山東消費者對新能源車的技術已逐漸認可,希望媒體行業積極呼吁,政府積極出臺有利于新能源車市場發展的配套政策,如停車費減免等。
??華北營銷中心副總監宿寧總結了比亞迪在新能源車市場發展的“不變”與“變”:“不變”的是對于比亞迪對新能源汽車的堅守與初心,一直秉承創始人王傳福先生“技術為王”的造車理念;“變”的是,比亞迪面向同行企業之間的開放與合作。
??重慶晚報汽車部主任潘峰則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準入門檻太低,加上風險資本的投入,讓很多人誤以為新能源汽車就是電機、電池加電控,這實際上是對消費者不負責任的表現,政府部門應加強對市場的管控,制定出行業的準入機制,技術領先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應當提高行業門檻。
??人保財險濟南市分公司車商營業部總經理吳彬指出,目前新能源車在出險方面,存在事故認定條款不足的問題,出險標準仍然按照非新能源汽車的標準,新能源車電池方面的事故鑒定標準方面,亟待完善。
??上汽名爵MG山東東北大區總監蘇國強認為,隨著消費升級及消費者對新能源車認知的提升,目前,大多數新能源車作為家庭的“第二輛車”進行購買,但消費意識超前的90后群體,已經開始考慮及購買插電混合動力車型,作為“人生第一輛車”。
??光頭侃車創始人吳磊認為,新能源車將成為“1-2小時城市生活圈”的載具,家庭“第二輛”車將由從前20-30萬級的B級車轉向新能源車。車企在技術方面的提升、新能源車價格的制定以及政府在配套設施建設、補貼政策方面,都將成為影響消費者購車的因素,消費者認可才是檢驗新能源車市場的根本。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隨著行業環境的不斷優化,科技短板的持續完善,新能源汽車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有望迎來一輪爆發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