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女性比男性更愛特斯拉,最被看好的造車新勢力不是蘋果
近日,特斯拉女車主站車頂維權一事引發了極大的輿論關注,華為聯合極狐發布阿爾法 S、雷軍 " 為小米汽車而戰 " 也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了極高的熱度。
職場社交平臺脈脈發布《向新而生:新能源汽車行業觀察 2020》報告,告訴你新能源車企的職場秘密。
誰是最受汽車從業者歡迎的雇主?
人才流動一定程度上映射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格局變化,脈脈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頭部新能源車企展示出了更強勁的人才吸引力。
脈脈的數據顯示,去年人才流入 TOP5 的企業分別為特斯拉、比亞迪、理想汽車、吉利以及長城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加入比亞迪的人不少,離開比亞迪的員工也較多,去年比亞迪是人才流動量最大的新能源車企。
除了整車廠商外,寧德時代、遠景能源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上游企業也吸引了大量人才。
薪酬方面,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行業從業者的平均薪資擁有較為明顯的行業競爭力,并隨著工作年限的增長呈現出較大幅度增長。

最被看好的造車新勢力不是蘋果
特斯拉等外資品牌進入中國,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國內新能源行業的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0 年我國新能源車產銷分別完成 136.6 萬輛和 136.7 萬輛,創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比亞迪、蔚來、小鵬汽車等國產新能源汽車成為了職場人最看好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之一。
與傳統觀念中 " 男性比女性更愛車 " 不同,數據顯示,在 TOP5 新能源車企中,女性比男性更看好特斯拉,其次是蔚來;男性最看好的新能源車企則是比亞迪,其次才是特斯拉。

不同年齡段的職場人看好的新能源車企也不同。數據顯示,80 后最看好比亞迪,90 后則最看好特斯拉。
值得一提的是,女性職場人對新能源車表現出了更強的 " 嘗鮮 " 意愿。56% 的女性職場人表示對新能源車很感興趣,會選擇新能源車,但僅有 43% 的男性愿意選擇新能源車。
續航焦慮、充電樁設施不完善等是影響職場人購買 " 電動爹 " 的重要原因,用車成本低、環保,以及牌照獲取更方便是他們決策的重要支撐因素。
隨著互聯網企業的入局,新能源汽車行業又添了一把火。
脈脈數據顯示,職場人心目中造車新勢力企業中,蘋果僅排第四,TOP3 是擁有相對完整供應鏈和技術能力的小米、華為和百度。
不同年齡段職場人最看好的造車新勢力企業不同,80 后職場人最看好華為,90 后職場人則最看好小米,但男性和女性最看好的造車新勢力均為小米。

前有磕磕絆絆的法拉第未來,后來奮力一戰的小米汽車,互聯網造車儼然已經成為超級大廠們搶奪下一個時代的船票。
哪個城市最多新能源汽車人才?
新興行業的發展往往離不開傳統產業基礎的積淀,傳統汽車工業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必要條件。
數據顯示,除了北上廣深這幾個人才聚集的一線城市,擁有良好的汽車工業基礎的重慶、西安、長春、惠州等地也聚集了大量的新能源汽車人才,重慶在這一數據上表現亮眼,僅次于北上廣深。

中年職場危機在汽車行業同樣存在,數據顯示,30 歲以上的汽車行業從業者在跳槽時,新能源汽車、電商和新生活服務行業是首選。
特斯拉、比亞迪、蔚來等新能源車企的人才離職后,有不少流入了字節跳動、華為、京東、美團等互聯網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成為大廠員工的 " 黃埔軍校 ",多位離開特斯拉的員工都轉向了字節跳動、京東等互聯網企業。
同時,由于電動汽車智能化功能不斷補充完善,新能源車企在人工智能、大數據、自動駕駛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不斷增多,華為、騰訊、科大訊飛等互聯網科技企業也是新能源車企的重要人才流入來源。
跨行業的 " 人才交流 ",正在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帶來更多可能。